400元快餐不限次数qq,附近学生200元随叫随到泸州,400元3小时快餐,附近学生200元随叫随到江门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台青之声】赖金惠:浅谈我的考研及研究生求学经历

2024-08-05 来源: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作者:北京大学医学部 博士研究生 赖金惠

很荣幸有机会与大家分享我的考研经验和研究生求学心路历程。希望我的真实经验与感悟分享给大家,能对大家的学习和生活有所启发和帮助。

首先,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来自台北,从小在大陆接受教育,就读普通高中,求学之路基本就是从华南一路北上。毕业于武汉大学临床医学系,2022年获得北京大学外科学专业型硕士,现为北京大学泌尿外科学在读博士。曾赴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外科学参与实习及学术交流。

不得不说在大陆学医的这几年是我灿烂而充实的岁月,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培养了很多重要的能力和品质。也深深感受到大陆现代医学发展飞速,对台湾医学生的教育也是一视同仁地重视。

1.医学生考研那些事

如今回首自己的漫漫学医之路,如果问我这一路走来影响我最深远的是什么阶段,那当属考研。考研,对于许多医学学子来说,是职业生涯中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对我来说,考研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作为外校的学生考北京大学医学部(以下简称“北大医学部”)的竞争是异常激烈的,但唯有大胆尝试才有机会。

北大医学部针对港澳台考生的具体报考流程如下。采取申请-考核制,一般先根据提交的报名资料决定复试名单,复试由北大医学部及报考学院各安排一部分考查内容,最后以总分排名择优录取。无论报考什么科系,总的来说考察的内容还是很全面,综合应用性强。

根据我的经历以及与导师们的相处,我总结了北大考研的几大关键点。首先,申请-审核制决定是否能进入复试,最主要的评判依据是报名提交的申请资料,其中简介撰写尤为重要。简介是让导师和评审了解你的直接途径,如何生动地展示你的个性特色、本科经历和考研目标,是脱颖而出的关键。

曾有学弟学妹问我:评审和导师一般会录取什么样的学生,是不是本科期间获奖无数、学术成绩优异、科研成果丰硕的学生?其实并不完全如此??佳惺潜究票弦岛蟮募绦逃?,考察的内容主要是本科阶段的临床医学知识,包括西医综合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关注的是知识掌握的深度与广度,以及临床思维的完整与严谨性。因此,我认为在简介中展示自己本科期间的扎实学理知识和活学活用能力更为重要。

另外,评审老师大多是博士或硕士生导师,也经历过考研,明白本科医学教育重在西医综合理论和临床技能应用。医学本科生若能提早接触并参与科研活动,虽然能为研究生学习奠定好的基础,但并不是考研成功上岸的决定性因素。当然,导师们也乐见医学本科生学有余力的同时,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基础,积极参加各项学科竞赛及科研创新项目并获奖无数,这是对自己努力学习的一种肯定,但无需刻意的追求。

北大医学考研的一大特色是注重专业英语考察,包括英汉互译和文献口译。我的导师曾明确表示,专业英语能力是他面试学生的重要考察内容。研究生阶段需要自主学习最新的医学指南和科研趋势,因此专业英语能力必不可少。长期坚持阅读相关文献、记忆常用术语,可以逐渐提高这一能力。

总而言之,北大医学考研并不是难以攻克的,我鼓励学弟学妹们大胆尝试,不要因自己是外校学生而感到劣势,大家机会平等。展示真实的个性和兴趣,夯实西医综合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多积累专业英语词汇和表达,经过日积月累专业英语自然融入我们的医学生涯,应对考试也会迎刃而解。

2.我和北大医学的不解之缘

我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学习期间,深刻感受到了这所学校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北大医学部作为中国顶尖的医学教育机构之一,拥有多所师资雄厚的教学医院和良好的学术氛围。我不仅掌握了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还培养了严谨的科研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的实习和科研经历让我对医疗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热爱,也明白现代医学生的使命,不仅要做一名仁心仁术的医生,还要努力钻研为医学进步做贡献,做一名受人尊重的学者。

多年来,作为一名异乡学者,在北大读研期间,我从未感到孤独。我与导师关系融洽,教授们不仅在学术上给予耐心指导,还在生活和职业发展方面提供帮助和深造机会。生活方面,北医港澳台生的辅导员老师无时无刻关心我们的成长,尤其在疫情期间,他们如同远在异乡的父母,照顾我们,逢年过节送上祝福和慰问。从各个方面提供的便利,让我们无后顾之忧地在医学领域追逐梦想。

3.结缘北大,邂逅海医会

学习工作之余,我的课余生活也丰富多彩。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与我的研究生经历十分契合。闲暇时,我喜欢探索世界和自然,体会生活。这得益于海医会及其工作人员精心安排的各种活动,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北大医学部的台湾籍学生向他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简称“海医会”),多年来,海医会台湾医学生之家始终关心、关注两岸青年的成长,不断搭建两岸青年交流平台,加强与各个高校的台籍医学生的联系与互动;聚焦台籍医学生的学习、就业、创业和发展需求,主动了解和反映台籍医学生的愿望和诉求,努力帮助台籍医学生解决求学、就业困惑;积极邀请台籍医学生参与海医会举办的大型公益义诊和培训帮扶活动,帮助台籍医学生扩展临床知识、增加临床实践经验。在北大求学的这些年里,我深深感受到了海医会对台湾医学生的关心和帮助,就像一抹阳光无时无刻温暖并照亮我们这些异乡学子的漫漫医学之路,我想这一路走来我的学习生涯也因海医会而倍加精彩纷呈。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每年的义诊活动。不仅有效凝聚两岸医学专家和医学生,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服务,也让台湾本土医生和台籍陆医有机会联络感情。每年的义诊活动都是两岸医学人的一次友好之旅,是宝贵的医疗经历和学术交流。

20231026日 广西那坡两岸专家义诊活动

我常常想,如果没有这些义诊活动,我可能永远没有机会深入大山深处为病人诊疗,也不会了解到在现在这么高度发达时代,仍有一些医疗资源和知识相对匮乏的地区需要我们新时代医学青年帮扶改善和服务。

4.我的临床工作心得体会

医学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注定是和其他科系的研究生不一样,因为,我们不仅是求知若渴的学生还是一名一线住院医师。

回顾我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担任外科住院医师的三年,那是我业务技能成长最快的时期。北大人民医院的继续教育设施完善,鼓励年轻医生利用临床技能中心自主训练和带教。从基本的体检、诊断到复杂的手术,每一次规范的带教与实践都让我更加熟练和自信。轮转各科室期间,我从最初的忙碌与不自信,到逐渐掌握临床技能并能独立处理复杂病例,能力显著提升。同时,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和心理压力,我学会了调节情绪和保持积极心态。

在大陆学医的优势包括优质的教育平台和丰富的临床实践机会。规培期间,严格的病种管理要求让我有机会接触到各种疑难杂症和罕见病。此外,国家对医学继续教育的重视和支持,使台湾学生在学期间能够享受各种奖学金、助学金及优惠政策,减轻学子们的经济负担,创造了更好的学习环境。

5.我的科研工作心得体会

如果问我两岸医学教育环境最明显的不同是什么,那应该就是关于学术研究这些事。

在台湾,大部分医生医学院毕业后会在大医院历练几年,然后倾向于自己开业。民众生病时也更倾向于先到诊所就医。大陆则是以公立医院为主,民众生病时首选三甲综合医院。因此,在大陆学医毕业后,大家通常以进入好的三甲医院工作为目标。在公立医院,医生晋升普遍需要做科研,这一趋势也越来越激烈。从好的方面看,这算是大陆学医的特色之一,也是大陆医生的优势,鼓励医生以成为医学家为目标。

我不排斥科研,源于一位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曾经说过的一段话:当医生终其一生也许只能医治几万个病人,但如果能通过科学研究攻克医学难题,可能会造福更多人。这段话深深触动了我,让我茅塞顿开。

20244月摄于巴黎凯旋门

在研究生期间,我非常感谢导师和北大医学部的大力支持,给予我展示学术成果的机会和平台。20244月,我获得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生学术交流基金,远赴法国巴黎参加欧洲泌尿外科年会并作大会发言,收获了学术声誉和最前沿的泌尿外科知识,使我受益匪浅。近几年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也先后在泌尿外科领域以第一作者及共一作者发表多篇高分重要SCI代表作。

2024年欧洲泌尿外科年会大会发言剪影

6.结语

在大陆学医的时光里,我不仅接受了系统且高质量的教育,还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和科研经验。从课堂到病房,从理论到实践,我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加深医学知识,使我成长为一名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我也见证了大陆医疗与科技的飞速发展,也感受到了两岸医学生之间的深厚友谊与合作精神。这些优势为我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不后悔当初选择在大陆学医,相反,感到非常荣幸。我相信我的经历也向台湾的医学生和青年们证明,我们同样可以在大陆医学领域尽情展现自己的才华并茁壮成长。也希望我们这一代在大陆求学的台湾医学生能够不畏困难、勇于拼搏,继续促进两岸医学交流,共同为中华民族医疗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