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学分会主任委员-姜泊
姜泊
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教授;
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数字医疗与医疗机器人中心主任;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内科部部长,消化中心主任,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5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获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广东省教学名师;
2012年广东省劳动模范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二等功一次,三等功2次
2019年建国7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消化内镜分会主任委员;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消化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主任委员;
原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副主任委员;
是我国十二.五和十四.五医学本科规划教材内科学第一版和第二版主编; 并主编出版了消化专业工具书胃肠病学; 早年曾在日本秋田赤十字医院做访问学者学成归国后将研修成果应用于临床取得优异成就, 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之后又在美国纽约西奈山医院做访问教授2年同时带研究团队骨干访学交流,归国后以第一负责人主持国家卫计委重大专项和国家支撑计划及国际合作项目和广东省重大专项等研究项目10余项; 研究成果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发表SCI论文近200余篇,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
从事一线临床工作40余年,具有丰富的消化系疾病诊治经验,尤其对胃肠恶性肿瘤内镜下早期诊治做了大量基础和临床结合的研究工作,发明的胃肠粘膜染色剂靛胭脂用于肿瘤诊断,推动了我国胃肠早癌的发现和早期诊治工作,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也是胃肠道微生态系统与肠粘膜屏障研究工作的先驱者;在炎性肠病和功能性胃肠疾病等疾病的临床工作中亦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在我国长期致力于推广应用染色内镜和放大内镜及大肠镜单人操作等方法以提高早癌诊治水平。多年来更是重视大肠癌早诊早治的科普推广以提高国民对恶性肿瘤的防治意识,在推动我国早期大肠癌诊治水平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