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慢性静脉疾病诊疗指南 | ESVS前言篇二
本指南由时任ESVS大会副主席Marianne De Maeseneer女士,全权授权予纪永威教授(中国台湾)将欧洲慢性静脉疾病诊疗指南,为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以及其他使用中文服务于患者的医生同业提供无偿服务。纪教授邀请陈忠教授、符伟国教授、郭伟教授三位教授共同编译,连续连载,为广大医疗专业人士提供重要的资源,帮助他们根据最新的临床证据为CVD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01 Ⅰ级
11.临床C4b级的CVD患者建议使用膝下弹力袜
15.伴有症状性静脉曲张(C2)的CVD患者建议介入治疗
17.伴有皮肤变化(C4-06)的CVD患者建议介入治疗
18.建议门诊治疗浅静脉功能不全
19.建议在腔内热消融中使用超声引导下肿胀麻醉
24.浅静脉介入治疗后压迫持续时间视个人情况而定
25.浅静脉介人治疗患者建议行VTE风险评估
29.腔内热消融装置的选择由治疗医生自行决定
32.超声引导下的泡沫硬化疗法
38.网状静脉或毛细血管扩张患者建议行下肢静脉DUS
39.在C1疾病患者中,先治疗较大的功能不全静脉。然后再治疗较小静脉
40.网状静脉首选硬化疗法
41.在小腿中部以下将导管插入小隐静脉时,注意不要损伤腓肠神经
62.骼静脉流出道梗阻在腔内或开放手术重建后行DUS监测
63.多学科团队治疗骼静脉流出道梗阻患者
68.现行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进行客观的动脉评估
76.现行性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早期行静脉腔内消融以加快愈合
77.溃疡愈合患者行浅静脉治疗以减少下肢静脉性溃疡复发
79.对于现行性下肢静脉性溃疡或溃疡愈合患者,即使深静脉功能不全,也要治疗浅静脉
83.排除盆腔疼痛及临床怀疑盆腔静脉疾病的女性患者的其他疼痛原因
84.潜在盆腔起源的症状性静脉曲张行盆腔逃逸点的特异性DUS
89.转诊急性自发性浅静脉出血患者进行紧急评估
93.有CVD症状/体征的孕妇进行弹性压迫
02 Ⅱ a级
4.如果怀疑腹沟上病变。腹部DUS是初步评估的一部分
8.运动改善CVD患者的静脉症状
12.血栓后综合征患者膝下弹力抹加压20-40 mmllg以减轻严重程度
16.在计划治疗之前,考虑水肿患者(C3)的其他水肿病因
20.使用缓冲溶液进行肿胀麻醉
26.浅静脉介入治疗个体化预防
27.浅静脉介入治疗后DUS监测1-4周
30.氰基丙烯酸酯黏合剂闭合功能不全隐静脉干
35.如果无法进行EVTA,可选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
37.静脉内消融、分隔或结扎用于需要治疗的功能不全交通静脉
41.硬化疗法治疗毛细血管扩张症
46.EVTA用于需要治疗的前副隐静脉功能不全
53.EVTA治疗大血管直径>12mm的大隐静脉
57.超声引导下泡沫硬化剂治疗或静脉切除术治疗不伴隐静脉干功能不全的复发性症状性静脉曲张患者
59.静脉内超声指导髂静脉流出道梗阻的腔内治疗
65.如果合并浅静脉和深静脉功能不全,先治疗浅静脉功能不全
66.如果出现血栓栓塞性并发症,囊状、梭形腘静脉瘤>20mm或含有血栓,手术修补腘静脉瘤
71.叠加弹力袜加压≤40mmHg治疗小而近期发病的下肢静脉性溃疡
75.下肢静脉性溃病治愈患者长期按压活疗可减少下肢静脉性溃疡复发
78.超声引导下泡沫硬化疗法消融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的溃疡下静脉丛
81.静脉支架置入术治疗现行性或治愈的下肢静脉性溃疡和髂静脉流出道梗阻
85.可疑盆腔静脉疾病的女性患者行腹部或经阴道DUS检查
86.局部手术治疗静脉曲张及相关盆腔逃逸点
88.盆腔静脉栓塞术治疗盆腔源性静脉曲张合并盆腔症状患者
90.局部泡沫硬化剂治疗急性浅静脉出血
91.肥胖的CVD患者减轻体重以改善静脉功能
92.在肥胖患者中,静脉内消融用于需要治疗的功能不全隐静脉干
03 Ⅱ b级
13.血栓后综合征患者辅助间歇气压治疗以减轻病情严重程度
31.超声引导下泡沫硬化剂治疗小于6mm的功能不全隐静脉干
33.导管定向泡沫硬化(或联用肿胀技术)治疗功能不全隐静脉干
34.机械化学消融治疗功能不全隐静脉干
44.非热非肿胀消融治疗功能不全小隐静脉干
47.超声引导下泡沫硬化用于需要治疗的功能不全前副隐静脉
50.治疗临床等级C4b、C5、C6下肢的功能不全交通静脉
54.近端静脉反流消融术中同期或术后治疗足踝部静脉曲张
74.严密监护下调整加压治疗动静脉混合性溃疡
80.对于功能不全浅静脉和交通静脉导致的现行性静脉性下肢溃疡,同期进行交通静脉治疗与静脉主干治疗
49.对于不伴有皮肤改变的静脉曲张患者,不需治疗功能不全的下肢交通静脉
61.无严重症状的髂静脉流出道梗阻患者不予以腔内或开放手术治疗
72.如果踝部压力<60mmHg,脚趾压力<30mmHg或ABI<0.6,不能持续加压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
87.无盆腔症状的盆腔源性静脉曲张患者不予以盆腔静脉栓塞术
94.静脉内热烧融无需中断抗凝
以上资料与2015年的指南相比,欧洲血管外科学会2022年临床实践指南中包含的关于处理下肢慢性静脉疾病的新建议。AASV为前副隐静脉;ABI为踝肱指数;CVD为慢性静脉疾?。?/font>DUS为多普勒超声;ECS为弹性压力袜;EVTA为静脉腔内热消融;GSC为大隐静脉;IVUS为血管内超声;PTS为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V为穿通静脉;UGFS为超声引导下泡沫硬化剂治疗;VV为静脉曲张;VLU为下肢静脉溃疡。
以上表格与2015年的指南相比,欧洲血管外科学会2022年关于下肢慢性静脉疾病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中包含的推荐分类的变化。ASVAL为局 麻下选择性点式静脉曲张消融术;EVTA为静脉腔内热消融;PTS为血栓形成后综合征;SSV为小隐静脉;UGFS为超声引导下泡沫硬化剂治疗。
☆专家介绍☆
梅塞尼尔教授
Marianne De Maeseneer MD, PhD
医学博士/教授
国际知名权威主要研究方向在静脉曲张的治疗策略、预防复发、术前术后多普勒超声诊疗、血栓后综合征和下腔静脉异常管理。
荷兰伊拉斯谟医疗中心从业40余年。
曾用多门语言在全球同类期刊上发表超过200篇学术文章。
撰写了许多篇章包括UIP(国际静脉学联盟)关于静脉曲张治疗后多普勒超声报告的共识文件(2011年)。
EJVES《欧洲血管和血管内外科杂志》的副主编。
UIP(国际静脉学联盟)副主席(2013-2018)。
EVF(欧洲静脉论坛实践研讨会)主席(2017-2019)。
陈忠教授
中国血管论坛CEC主席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
中心主任、主任医师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会长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组长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血管外科学分会创始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会血管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等
首都医科大学血管外科学系名誉主任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作为负责人主持参与国家“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科技计划研发攻关课题等十余项研究课题
作为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40余篇,SCI文章31篇,获省市级科研成果奖5项,作为主编主译编译多部著作
多次获得由卫计委颁发的“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的突出贡献奖”、2018年荣获“精诚医者”、“国之名医--卓越建树奖”等荣誉称号、2020年荣获荣耀医者--“金柳叶刀奖”、2021年荣获卫计委脑卒中防治工程精英楷模奖”
符伟国教授
中国血管论坛CEC主席
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主任
复旦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所长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第一位血管外科博士
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上海工匠,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入选上海市卫生系统百人计划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副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血管外科分会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胸主动脉学组组长
上海市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会长
上海市医学会血管外科专科分会前任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主动脉夹层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老年学分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郭伟教授
中国血管论坛CEC主席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血管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
博士生导师
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
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管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副会长
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委员
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
承担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
曾获国家科技成果一等奖一项、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一项、全军医疗成果一等奖一项、全军医疗成果二等奖一项等
近20年来以前沿创新的治疗理念,引领血管外科技术发展
多年来,发明和完成了系列创新性手术,包括国际首例“WeFlow-Arch”系列创新产品研发治疗主动脉弓动脉瘤、国际首例“G-Branch”治疗胸腹主动脉瘤、国际首例“WeFlow-JAAA”治疗近肾腹主动脉瘤、国际首例“”G-iliac"腔内重建髂内动脉等。提出了“主动脉夹层内脏动脉被破坏形式的分型”、“内脏动脉破坏后供血形式的分型”、预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转归的“301分型”等理论创新
连续两年获得VEITH国际创新大奖;获中国医师奖;获人民好医生“卓越建树”和“优秀风范”奖等
《Annalsof Vascular Surgery: Brief reports and Innovations》《Frontiers in Surgery》副主编
《Journal of Endovascular Therapy》《Annals of Vascular Surgery》、《中华外科杂志》等10余种杂志编委
发表论文280余篇,其中SCI120余篇,最高影响因子35.9分,出版专著4部
作为中国唯一团队连续12年为德国LINC大会做现场手术直播;连续3年为美国C3大会做现场手术直播;为南美CICE大会做现场手术直播
纪永威教授(中国台湾)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血管医学中心
医学博士/医师
支体血管/周边血管病变,静脉疾病和血管超声研究
美国加州大学生物科学本科和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医科大学医学博士
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籣诊所(Cleveland Clinic)-心血管/支体血管专科训练
美国血管医学会院士
美国心脏协会院士
美国静脉协会院士
国际静脉联盟(UIP)-北美教育委员会代表(2018-今)
美国静脉协会董事局董事 (2018-2020)
美国血管医学协会董事局董事(2012-2016)
美国静脉协会基金会董事局董事(2013-2017)
美国静脉协会研究组联合主席 (2012-2019)
静脉淋巴国际网络基金会(VWIN Foundation)创办人
国际血管教育和研究联合会(IVERC)创办人
支体血管/周边血管病变,静脉疾病和血管超声研究
六十篇国际医学文献(SCI) 其中三十五编是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参与,和五本书中章节
H-Index 18
学术权威期刊编辑委员
International Angiology (Chinese Language Editor中文主编)
Vascular Investigation and Therapy (副主编)
Phlebology
Frontiers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Vascular Medicine
Cell
Vein and Lymphatic
中华医学杂志
上一篇(ESVS前言篇一)→ 下一篇(ESVS前言篇三)